一、前言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时代背景下,象山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企业战略与日常运营之中。2024年,公司坚定不移地践行“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目标,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本报告全面总结了公司在2024年的绿色低碳发展实践、成果以及未来规划,旨在向社会各界展示公司在推动行业绿色变革中的努力与担当,同时也为持续改进和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提供参考与指引。
二、公司概况象山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于2006年10月成立,注册资金1.89亿元,于2009年4月开工,至2013年5月正式投产。公司位于宁波市象山县西周镇工业园区,占地面积约149767.34m2(224.65亩)。项目总投资超过6.28亿元,年产能可达到440万吨水泥。公司现有员工169人,其中技术人员40人。
公司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联合粉磨系统,粉尘排放低于国家标准值,水泥电耗优于行业先进最佳值,实现了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环保要求,并获得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水泥)、水泥粉磨企业AAA绿色工厂、浙江省绿色企业,浙江省节水型企业等多项绿色化荣誉。同时,象山海螺年消纳电厂的工业废渣粉煤灰、脱硫石膏40万吨以上,为地方循环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直以来,公司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致力于打造成为行业内绿色低碳发展的标杆企业。
三、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与目标
(一)战略规划
公司制定了清晰且长远的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明确以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为核心方向。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全产业链条,通过持续技术创新、管理优化,推动公司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二)年度目标设定
1.节能减排目标:2024年,设定水泥综合能耗较上一年降低5%,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00吨的具体目标,旨在通过技术改造、能源管理优化等措施,切实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温室气体排放。
2.资源综合利用目标:计划全年消化工业废弃物总量达到400万吨,进一步提高电厂粉煤灰、脱硫石膏、粉末等废弃物的利用比例,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减少对原生资源的依赖。
3.清洁能源应用目标:推进光伏发电项目的扩能与稳定运行,确保全年光伏发电量达到100万度,提高清洁能源在公司能源结构中的占比,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
四、绿色低碳发展实践与成果
(一)节能减排举措与成效
1.技术创新推动节能降耗:2024年,公司集中员工智慧,收集并实施了30多项“金点子”微创新项目。在水泥磨系统、循环风机、尾排风机等关键设备上进行变频改造,采用节能水泵、磁悬浮风机等先进节能设备,有效降低了设备能耗。同时,实施袋装水泥全自动装车改造以及机器人简易托盘码垛,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人工操作带来的能源浪费,改造后累计年减排3580吨二氧化碳。
2.能源精细化管理: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能源管控体系,加强对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与分析。在用电管控方面,优化生产作业安排,白天优先进行发运和装卸等低能耗作业,避开用电尖峰时段,减轻电网压力;夜间充分利用谷电进行生产,降低用电成本。此外,对厂区照明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主干道全面配套太阳能路灯,同时建设了1.37兆瓦的光伏发电装置。自 2022年光伏发电项目投产至 2024 年底,已累计发电 242.5 万度,折合成标准煤达 713 吨,有效减少了传统能源消耗。
3.工艺优化与设备升级:持续推进生产工艺优化,对皮带罩、收尘器下料管进行改造,加强现场漏风治理。通过这些措施,在保证收尘效果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设备运行能耗。2024 年上半年,公司粉磨工序电耗降至20.96千瓦时,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绿色发展水平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资源综合利用成果
1.工业废弃物协同处置:公司始终将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作为重要使命。通过持续的技术改造与工艺优化,每年能够为电厂稳定处置消化粉煤灰 32 万吨、脱硫石膏 20 万吨、粉末 26 万吨等工业废料。截至 2024 年 8 月,公司累计消化工业“三废”总量达到 1061.55 万吨。自 2024 年起,公司积极探索电厂炉渣的综合利用途径,通过技术研发与工艺适配,成功将电厂炉渣应用于水泥生产过程中,实现了资源的进一步高效综合利用。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工业废弃物带来的环保难题,还为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循环经济的深入发展。
2.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创新:在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公司不断探索创新循环利用模式。通过建立与周边企业的紧密合作关系,构建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产业生态链。例如,将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部分废渣作为原料提供给建筑材料企业,实现了废弃物的二次利用;同时,从其他企业回收可利用的资源,进一步降低了公司的生产成本与资源消耗。这种创新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为行业内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
(三)清洁能源应用进展
1.光伏发电项目扩能与增效:公司持续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入与开发力度,2024 年对光伏发电项目进行了扩能升级,为公司能源结构的低碳化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
2.清洁能源利用规划与展望:未来,公司计划进一步拓展清洁能源的应用领域与规模。除了继续扩大光伏发电项目规模外,还将积极探索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其他清洁能源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可行性。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清洁能源发展规划,逐步提高清洁能源在公司能源消耗中的比重,力争在未来5年内,实现清洁能源占比达到60%以上的目标,为公司的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四)绿色工厂建设成果
1.厂区环境美化与绿化:公司高度重视厂区环境建设,致力于打造花园式工厂。2024年,持续加大对厂区绿化的投入,绿化覆盖面积进一步扩大,目前已达 30% 以上。厂区绿化占地面积达到 16001 平方米,累计植树 3000 余棵,形成了多层次、多样化的绿化景观。同时,对建构筑物进行全面防腐处理,面积达 16266 平方米,有效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对筒库及车间外立面进行亮化改造,亮化面积达 60287 平方米,提升了厂区的整体形象与夜间辨识度。
2.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在环保设施建设方面,公司不断加大投入,确保各项环保设施的先进性与高效性。建设了完善的收尘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以及废气净化系统,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水、废气进行全面收集与处理。所有环保设施均配备了先进的在线监测设备,实现了对污染物排放的实时监控与数据传输。2024 年,公司通过加强环保设施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确保了各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均远低于国家及地方排放标准,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环保典范。
五、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一)面临的挑战
1.技术创新难度加大:随着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水泥行业在节能减排、碳捕获与利用等关键技术领域面临着严峻挑战。一些前沿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与投入成本较高,给公司的绿色技术升级带来了一定压力。
2.原材料与能源价格波动:水泥生产对原材料与能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原材料如石灰石、黏土等以及煤炭、电力等能源价格的频繁波动,给公司的生产成本控制带来了困难。特别是在当前全球能源市场不稳定、环保政策趋严导致原材料供应受限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原材料与能源的稳定供应,并有效应对价格波动风险,成为公司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3.行业竞争加剧与绿色标准提升:在绿色低碳发展成为行业共识的背景下,水泥行业内企业纷纷加大绿色转型力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时,政府与社会对水泥行业的绿色标准要求不断提高,如在碳排放强度、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指标,这对公司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持续领先地位构成了挑战。
(二)应对措施
1.强化技术研发与创新投入: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吸引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才队伍。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速推进节能减排、碳捕获与利用、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等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同时,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提升公司在绿色技术领域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2.优化供应链管理与成本控制:加强与原材料供应商和能源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确保原材料与能源的稳定供应。通过优化采购策略,加强市场价格监测与分析,合理安排采购时机,降低采购成本。同时,持续推进生产工艺优化与设备升级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的原材料与能源消耗,增强公司应对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
3.持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与品牌建设:以更高的标准持续推进公司的绿色低碳发展,不断优化绿色工厂建设、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各项工作,确保公司在绿色发展方面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加强品牌建设与宣传推广,积极展示公司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成果与实践经验,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以绿色品牌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
六、未来展望
(一)绿色低碳发展目标规划
1.短期目标(1-2 年):在未来 1-2 年内,公司计划进一步降低水泥综合能耗,将单位产品能耗在现有基础上再降低2%;加大对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力度,持续扩大光伏发电项目规模,使光伏发电量在公司总用电量中的占比提升至5%以上。
2.中期目标(3-5 年):中期内,公司将深入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在碳捕获与利用、清洁能源替代等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大对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使清洁能源在公司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达到60% 以上;全面提升公司的绿色制造水平,打造成为行业内绿色低碳发展的示范企业。
3.长期目标(5 年以上):从长期来看,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引领者。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实现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近零碳排放,构建完善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将公司打造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企业。同时,积极输出公司的绿色发展经验与技术,为推动全球水泥行业的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二)重点工作与项目规划
1.绿色技术创新项目:未来,公司将重点推进一系列绿色技术创新项目,包括新型水泥生产工艺研发、高效节能设备的研制与应用、碳捕获与利用技术的示范推广等。计划投入100万元资金,用于建设绿色技术研发中心,引进先进的研发设备与技术人才,加速绿色技术的创新与转化。
2.清洁能源开发项目:在清洁能源开发方面,公司将加快推进光伏发电项目的三期、四期建设;积极开展风力发电项目的前期调研与规划工作;同时,探索生物质能发电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可行性,开展相关技术研发与试点项目建设。
3.资源综合利用拓展项目:为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公司将规划建设工业废弃物深度处理与再利用项目。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对工业废弃物进行精细化处理,生产高附加值的建筑材料与产品,实现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同时,加强与周边企业的合作,拓展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链条,构建更加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生态。
七、结语
2024 年,象山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管理优化以及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坚定践行,在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清洁能源应用等方面均实现了重大突破。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绿色低碳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在新的发展阶段,公司将以更高的标准、更坚定的决心,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不断探索创新绿色发展模式,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我们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与监督下,象山海螺水泥必将在绿色低碳发展的征程中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为推动行业绿色变革、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