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螺集团    |   

安徽广播电台:走出去 再造一个“海外海螺”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7-06

浏览次数:

  作为中国水泥行业的领军企业,海螺集团紧随“一带一路”战略,完成东南亚市场战略布局,并积极拓展俄罗斯等市场,通过投资发展海外水泥项目,推进优势产能“走出去”,带动水泥装备和相关业务“走出去”,再造一个“海外海螺”初现端倪。

  6月底,烈日与暴雨交替侵袭印尼爪哇岛,但海螺集团总包的暹罗水泥项目基建如期完工。凭借精湛技艺和高效施工,海螺赢得项目投资方的高度赞许,现在他们正为项目提前2个月投产做最后冲刺。海螺集团印尼SB1总包项目经理张强说:“7月31号水泥磨投产,8月底熟料线投产,从现在看项目比较顺利的,目标很有希望实现。”

  印尼是海螺“走出去”战略布局的首个国家,早在2012年,海螺便在印尼投资建设南加水泥项目。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启动,海螺制定实施了东南亚投资计划,并积极开拓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市场。海螺集团副总经理何承发说:“中国水泥市场已经饱和,海螺针对现状围绕‘一带一路’,在海外投资水泥项目、建厂、销售水泥。”

  海螺在印尼规划和实施的投资项目达到6个,在缅甸、老挝、柬埔寨、俄罗斯等地也有一些投资项目。通过投资海外项目,推动产能走出去,累计带动装备出口30多亿元,海螺川崎装备制造公司是受益者之一。公司副总经理刘秀华说:“我们主要是以集团出口为主,今年出口到现在已经有2亿多元了,出口量在不断的扩展。”

  节能环保设备和服务是海螺新的业务板块之一,主要涉及水泥窑余热发电和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两大领域。在海螺余热发电装置生产车间,制造部部长陈维表示,受益于产能合作,他们今年做得大部分是海外订单。陈维说:“现在做的有泰国、老挝、印尼SB1的,大部分是出口,印尼南加发走3台,还有3台7月份发。”

  最新统计也显示,海螺集团已完成17个节能环保服务“走出去”项目,涉及日本、土耳其、巴西等11个国家,实现出口额17.6亿元;32个节能环保服务项目正式签约,合同签约金额58.7亿元。海螺创业公司副总经理李大明说:“沿线国家对节能环保业务需求会逐步增长,我们将继续努力把余热发电技术、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技术带到相应国家。

  据了解,海螺已形成海外投资水泥项目、水泥装备出口,节能环保服务三大“走出去”业务,完成境外投资2.45亿美元,总包项目合同额4.8亿美元,外经外贸联动,再造一个“海外海螺”初现端倪。海螺集团副总经理何承发说:“我们海螺集团具有了水泥项目设计、设备成套、装备制造、技术开发以及项目管理的能力,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在海外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海外产业板块。” (记者:雷明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