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螺集团    |   

武冈云峰:企业旧貌换新颜 生产经营迈上新台阶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1-12

浏览次数:

自2014年2月正式加盟海螺集团以来,武冈云峰公司依托区域力量,在短短8个多月时间里便面貌一新,取得了可喜成绩,生产经营管理步上新台阶: 10月底,公司实现年度扭亏为盈;3-10月份,共生产熟料53.9万吨,同比增加4.93%;生产水泥69.5万吨,同比增长8.02%;销售熟料水泥73.09万吨,同比增长7.93%;实物煤耗173.67kg/t,同比下降5.83 kg/t;窑台产113.06t/h,同比增长9.56t/h;水泥磨台时产量158.3t/h,同比增长11.24t/h。

云峰水泥厂貌

武冈云峰成立于2005年7月,2007年底建成投产第一条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一期工程),是邵阳市第一家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企业。

2014年1月23日,为了实现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湖南省云峰水泥与海螺水泥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由海螺水泥持股65%,负责公司生产经营管理。

2月9日,海螺水泥与云峰公司举行管理权交接仪式,19日,海螺水泥完成湖南省云峰水泥公司管理权交接。交接后,公司积极导入海螺管理模式,成功实现了平稳过渡。

进行管理权交接

6月13日,海螺水泥和武冈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建设“湖南云峰日产45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及配套余热发电项目”的投资协议。

云峰二期项目投资协议签约仪式

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项目前期权证办理工作,配套生活区宿舍楼已开工,主体工程开工在即。该项目已纳入邵阳市重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湘西南区域最大的新型干法水泥企业。

宿舍楼已开工建设

生产运行篇

公司原设备老化严重,运行故障频发,生产组织不受控,窑台产偏低,原材料消耗高,产品质量波动大,生产成本居高不下,技术力量薄弱,现场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现场积料堆积如山。加盟海螺后,云峰公司坚持以恢复和稳定生产经营为中心,紧紧依靠海螺技术管理优势,在湖南区域二批次120余名机电维修人员的支持下,于2月份进行了生产线恢复性检修、8月份进行了生产线完善性检修,对制约和影响生产线运行的设备故障和跑冒滴漏进行了彻底整治,经过检修后,窑磨运行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恢复生产后首月窑运转率即达97.29%,5月份窑运转率达到100%。特别是经过8月份窑系统检修后,通过检修前后参数对比分析,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得到了明显的优化。3-9月份窑平均台产为105.02t/h,10月份窑台产达113.06 t/h,上升8.04吨。吨熟料电耗则由3-9月份的72.47kWh/t下降至70.97kWh/t。

管理权交接前后生产系统对比

环境治理篇

交接时,现场物料、配件乱堆乱放,杂物堆积,物流通道堵塞,扬尘遮日满身灰,道路泥泞两脚泥,生产环境脏、乱、差。交接后,云峰公司积极开展现场环境整治,动员全体员工打一场现场整治攻坚战。从3月份开始,公司从各部门抽调人员专门成立了义务劳动队,相继组织开展了设备防锈出新、现场亮化、积料清理、水沟清淤等活动,通过员工2000余人次的义务劳动,公司环境面貌有了根本性改观。

同时,公司利用检修时机,组织对所有收尘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修,对袋收尘进行滤袋更换和附件更换,恢复袋收尘运行;对窑头窑尾电收尘框架结构、内部电场、振打装置进行修复,确保了系统开机后,收尘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加强收尘设备运行管理,减少了现场粉尘无组织排放的产生。从8月份起,在借鉴学习集团内兄弟公司包装粉尘治理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对包装生产线进行了技改,增加了收尘管道与收尘设施,对水泥磨、煤磨等噪音大的区域采用砌墙封闭的方式进行噪音治理,包装粉尘和噪音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公司现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干净了,树叶碧绿了,蓝天重现了,设备也披上了新装,获得了当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供销市场篇

为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最大化、生产成本最优化,最大限度降本增效,云峰公司积极推进供销市场拓展。原云峰公司存在煤炭供应商供货结构布局不均、混合材采购渠道单一,煤矸石供应不足、石膏采购价格过高等问题,新云峰公司采取多种措施开源节流,一是加强煤炭供货结构调整,引进新的供应商,有效降低煤炭综合采购价格,原煤含税到厂价下降75元/吨,3-10月份累计节约资金701.9万元。二是依托区域优势力量,开发活性较好的球磨尾粉供货,提升混合材保供能力,优化混合材配料结构,提高混合材掺量,混合材采购价格较预算下降4元/吨,3-10月份累计节约资金66万元。三是在区域帮助下引进双雄天然石膏和金拓脱硫石膏等廉价材料,提高工业石膏使用比例。同时,云峰公司加强周边原燃材料市场调研,积极开发潜在资源,建立原材料预警保供机制,改善混合材品种结构,优化拓宽采购渠道,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

云峰公司贯彻“努力开拓市场、有效发挥产能、全面提升运营质量”的指导思想,通过制定贴近市场的产品价格,完善销售渠道,提升核心市场销量及份额,使核心市场铺货率达到90%,市场占有率为78%,外围新宁、绥宁市场克服了竞争对手的低价冲击,市场铺货率和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搅拌站占有率由接管时无一家搅拌站上升到目前的80%,通过持续公关与送样,已取得武靖高速第8标段的水泥供应权。公司积极推进销售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发运效率进一步提升,袋装水泥平均装车时间由接管时的3小时缩短至现在的1小时,返包率由10%下降至3%。同时,通过网点挂牌、制作宣传画册、召开客户座谈会等方式提升了海螺品牌形象与影响力。公司从3月份以来实现产销量环比、同比持续增长,自交接以来实现水泥熟料销量73.09万吨,同比增加5.37万吨,增幅8%;月度销量从接管时的8.17万吨增长到目前的10.7万吨,日销量最高达到5266吨,综合均价290.22元/吨。

企业文化篇

云峰公司自交接以来力抓文化建设不放松。为营造和谐健康的企业文化氛围,云峰公司认真落实集团公司“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海螺文化导入,编写下发员工手册至每位员工学习,组织学习海螺文明行为规范,全面推进厂区CIS建设,公司结合建筑布局和场地环境,在办公楼大厅、发运广场、中控楼、会议室、食堂、物流通道等地安装宣传导示牌和海螺标识牌,积极宣贯海螺企业文化。同时,为各单位制作管理看板及工作流程图上墙,营造员工爱岗敬业、忠诚企业的管理氛围。

企业文化建设

组织员工观看《中国海螺 三十而立》

原云峰公司基础管理薄弱,管理制度残缺,内部控制机制弱化。为规范专业管理,完善制度建设,使公司科学、合理、高效的运转,云峰公司各专业、部门结合企业实际,拟定下发了安全生产、供应、销售、财务、人事行政管理等覆盖公司各方面管理的规章制度红头文件140余项,建立健全了各部门岗位职责,并组织员工认真学习消化,初步建立起了较为规范的工作流程,专业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针对原云峰公司员工队伍素质和操作技能普遍偏低,人员结构不合理,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公司出台系列举措强化员工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对原有职工有序开展考评选聘工作,建立以绩效评价为主体的薪酬考核管理体系,优化考核激励分配机制,保持薪酬水平在地方同行业具有竞争力;二是多渠道开展人员招聘,逐步实现用工年轻化、知识化,员工平均年龄由42岁降至36岁;三是开展技术管理骨干公开公开竞聘,活化用人机制,畅通人才成长渠道,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四是开展维修工技能考评,营造全员学业务、钻技术的工作氛围,提高维修队伍的整体操作技能水平;五是深入开展培训活动,严格落实年度培训计划,采取中层管理人员一人一课、请进来走出去等培训方式,并进行培训验证,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综合素质、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六是积极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并普及相关知识,构建完善的社保福利待遇,提高了员工满意度,增强了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为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员工队伍建设显成效

云峰公司践行集团公司“先生活、后生产”的后勤管理理念,着力构建高效服务于生产及员工生活的后勤保障体系。通过改造员工食堂、改造宿舍楼等工作,员工后勤生活设施从无到有,硬件设施配置由简到精,员工的就餐和住宿环境得到不断改善。通过成立后勤管理委员会,搭建员工和食堂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定期召开生活委员会议,倾听员工心声,食堂用餐环境及伙食质量不断提高。积极开展各类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如篮球比赛、歌咏赛、演讲比赛等,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员工归属感。

改善后勤生活条件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潮平风正好扬帆,众志成城谱新篇。云峰公司将认真贯彻落实集团、股份公司三季度经营分析会精神,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自觉的行动、更加有力的举措,铆足干劲抓经营,戮力同心谋发展,为实现公司新跨越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