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螺集团    |   

“飓风”来袭,大企业在做什么?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9-01

浏览次数:

——乔龙德、雷前治海螺调研纪实

中国建材报驻安徽记者 查健

    数字水泥网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1季度后,水泥价格连续14周下跌。6月份水泥价格跌落至近五年最低点。2012年6月全国水泥市场平均价格为356.61元/吨(P.O42.5散装,下同),环比上月下跌2%,同比大幅下跌17.98%。上半年水泥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222.8亿元,同比下降51.4%。宏观调控和新增产能影响供需严重失衡,全国多数地区再次打响“价格战”。至记者发稿时为止,全国水泥价格仍无回暖趋势。

    “飓风”来袭,水泥企业应如何应对?在这一行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水泥大企业是怎么想的?在做什么?尤显重要。2012年8月9日、10日,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乔龙德、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顶着正在袭击安徽皖、中南地区的台风“海癸”,来到中国水泥行业的领军企业安徽海螺集团进行调研。

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乔龙德(右二)、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左二)
在芜湖海螺12000吨生产线考察(查健 摄)

    在海螺期间,乔龙德、雷前治与海螺集团董事长、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郭文叁就当前水泥行业发展形势和未来展望交换了意见。听取了海螺集团领导班子与有关部门负责人关于海螺生产经营和发展情况的汇报。考察了安徽海螺位于芜湖经济开发区的大型水泥装备制造基地、芜湖及铜陵海螺的三条12000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及水泥脱氮项目。考察了铜陵海螺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项目。

    雷前治副会长说,海螺是中国建材行业的骄傲,在中国新型干法水泥发展过程中,海螺做出了重大贡献。海螺提出的关于氮氧化物减排的技术方案,基础工作扎实,建议到位。氮氧化物减排工作应该制定什么样的标准?选择什么样的技术?目前争论比较激烈,现在还没有结果。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在标准制定和技术选择方面,国家环保部希望中国水泥协会自始至终参加。我和乔龙德会长商量,希望海螺能自始至终参与,把你们的技术、经验和意见尽快地反映上去,使氮氧化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技术选择能充分考虑我们的国情和企业现状,符合水泥行业的实际。中国水泥发展到今天,下一步究竟怎么办?中国水泥工业从开始发展新型干法窑,一直到现在产能过剩,走到今天应该说还是很正常的。过剩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不过剩就不是市场经济,过剩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过剩并不可怕,关键是怎么应对。我认为应该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做到控制总量、优化存量、淘汰落后、推动重组、提高效益。很高兴在条件成熟的区域范围内就水泥企业的竞争和协同问题,我们与海螺达成了共识。

    乔龙德会长在座谈会上说,听了海螺集团的分析和政策建议,很有感触。这次来对海螺又有了新的了解,海螺始终走在行业的最前列,现在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创新,“世界水泥发展看中国,中国水泥发展看海螺”,现在不光是看的问题,“中国水泥行业要学海螺”,学习海螺的经营管理。不管海螺的企业发展到哪里,海螺的制度、文化、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都会扎根到那里,海螺有一整套非常成熟的管理模式,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行业的影响力和领头羊作用发挥得很充分。当年,我在日照参观韩国大宇日产7200吨生产线时,就想中国为什么不能超过他们呢?我提出来第一步要上日产8000吨,超过韩国;然后再上日产10000吨,赶上泰国。后来,海螺不仅一步到位,还先后建成了4条日产10000吨生产线,现在又建了3条日产12000吨生产线。你们日产12000吨生产线虽由设计院承担设计,但有很多都是你们自己的技术,装备也有很多是自己研发制造的,这是其他企业不具备的。作为一个水泥制造企业,设计水平在很多方面能够达到专业设计院的水平,甚至在在实践应用中有些方面超过设计院的水平,现在又形成了水泥装备制造的产业链,非常难得,也非常了不起。听了你们在氮氧化物减排方面所做工作的介绍,觉得你们站在国家利益上,工作确实做得很深,有一套自己的理论、自己的方法、自己的技术,提出的问题也符合客观实际,你们敢说实话、敢说真话,我十分赞赏。

    我认为,海螺的“十二五”发展战略非常正确,切入点很准,一方面要加快兼并收购的步伐,不断提高企业集中度,另一方面要走向海外。我对你们大胆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非常支持,要在国外建立自己的实体企业,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才有自己的竞争力。海螺在技术方面一直领先于行业的发展,现在又有新的技术创新,未来你们依然处于领先的起跑线上。今后,建材联合会和水泥协会在政策调整和标准制定方面将更多的采纳海螺的意见,海螺也要站在国家和行业的高度为水泥行业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乔龙德说,如果没有前几年新型干法水泥的大力发展,就没有今天水泥行业的大好局面。当前,水泥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前进中的困难。去年上半年水泥利润走高,受多种因素影响。我们不能以去年的利润作为衡量标准,从总体上看水泥行业发展是健康的。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我们要逐步统一认识、形成共识,一是要控制增量,二是要淘汰落后。控制增量是阶段性的,控制增量不代表不发展。目的是要为建设技术更为先进、水平更高的生产线腾出空间。同时我们再提高淘汰的标准,节能减排标准要提高,不达标的实行分步淘汰,这样新增产能空间又出来了。发展是永恒的,控制增量是阶段性的。只有标准提高了,产业才能升级。标准不断提升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制定的标准要抓到本质,要起到控制增量的作用、淘汰落后产能的作用、调整产业结构的作用和优化布局的作用。提高发展门槛,达不到标准的不予批准,这样就能起到控制增量的作用。

    水泥工业下一步的发展,一方面是到国外建厂,把产业转向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提升水泥标号,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还有一方面是加快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这三方面工作做好了,水泥行业的面貌将大大改观。当然,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并不容易,我们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在当前行业产能过剩、竞争加剧、价格下滑的形势下,要进一步探讨研究协同和竞争的关系,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竞争是必须的,竞争才能发展和提高,而协同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必要的,关键是要掌握一个度,协同中要有竞争,竞争中要有协同,竞争与协同是一个对立的统一。我赞成雷前治同志的观点,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区域协同、达到共赢。当然,协同的内容不应该只限于停产与不停产、价格等方面,还要包括技术进步的交流、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降低排放和节省能耗的交流。我们希望大家在这方面多做工作。

    8月10日上午,乔龙德、雷前治一行首先考察了海螺集团芜湖建材装备制造基地。陪同考察的海螺集团总经理任勇介绍说,基地整个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海螺集团现在已经能够自行设计、制造供12000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使用的立磨、第四代蓖冷机、辊压机、预热器等水泥专用主机设备及余热发电装备。并建有专门的铸造翻砂车间,生产各种主机设备配件。任勇说,海螺装备制造基地的上马,为海螺向海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会进一步降低水泥生产线的造价,保证建设时间。乔龙德看见制造基地内一片有条不紊的繁忙景象,十分高兴地说,海螺就是大手笔,干什么事都干出精品,不但有超前意识,而且干事情扎扎实实。现在已经形成了设计、装备制造、建设施工、水泥生产的全套产业链,可以说在国内外是独树一帜,有很强的竞争力。

    在芜湖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乔龙德、雷前治一行考察了海螺集团12000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和水泥脱氮装备。芜湖海螺现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水泥企业,熟料产能1500万吨,水泥产能320万吨以及6亿度的年发电能力。现有员工1700余人,有4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2条12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2008年元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亲临芜湖海螺视察,指出:“海螺这几年的发展方式、发展道路,就是我们讲的怎么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希望:“海螺的同志们继续努力,把海螺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品牌”。上午10:20,芜湖海螺中控室内的监视屏显示,5号窑(12000吨线)脱氮后PPM值为406mm,低于欧美国家标准。乔龙德在得知芜湖海螺的劳动生产率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时,高兴地说,芜湖海螺12000吨生产线不仅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装备和技术也是最先进的,应该成为世界水泥生产线的典范。

    雷前治在考察芜湖海螺后说,应该感谢海螺人,海螺等一批中国大型水泥企业的发展提升了中国水泥的国际地位。作为一位老水泥人,雷前治说在这方面他深有体会。1997年,在新加坡召开世界水泥协会年会时,会议主席当面出言不逊,说中国水泥产量很高,但劣质产品占主流,脏乱差。到2011年土耳其会议时,欧盟、阿拉伯的水泥协会主席见到中国代表礼敬有加,中国水泥工业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在铜陵海螺垃圾厂房。乔龙德、雷前治参观了垃圾焚烧项目展厅、操作平台和中控室,听取了水泥窑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工艺流程和主要特点等情况介绍。整洁的环境和先进的工艺,给乔龙德一行留下深刻的印象。乔龙德、雷前治等对项目投资省、见效快、垃圾无需分拣、高效处理二恶英等几大特点非常赞赏,认为铜陵海螺垃圾焚烧项目是一个造福全社会的创举,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体现。

    在看了铜陵海螺利用水泥窑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项目之后,雷前治说,水泥窑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是水泥行业的一个特别功能,但不是我们的义务,有投入就要有收入,如果光投入没有收益,项目最终也无法推广实施。海螺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很好的示范,希望能和建材联合会、水泥协会密切配合,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促进项目的推广实施。

    今天来铜陵海螺,参观了利用水泥窑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项目,我的感慨是,我要在退休之前竭尽所能让项目得到进一步推广和提升。利用水泥窑处理生活垃圾是一件造福人类的事,它没有二次污染,相比填埋、焚烧等方法优点突出。海螺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在全国水泥行业率先迈出了一步,为我们创造了很好的范例。这是一个很好的项目,为什么没能在全国推广,我觉得是缺少国家财税政策的支持,用一句话形容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是指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财税政策。我希望海螺能积累更多的技术、管理经验。协会也将积极配合海螺,与政府沟通争取更多优惠政策,让海螺受益,让水泥行业受益。

    乔龙德会长说:今天看了铜陵海螺,感受很深。铜陵海螺是全国知名度较高的企业,也是全国非常有影响力的企业,先后建成了日产10000吨和12000吨特大型生产线和全国首个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创造了许多水泥行业的奇迹。铜陵海螺不仅生产了优质产品、改进了技术,也输出了很多干部,海螺的许多干部都是从铜陵抽调的,铜陵海螺为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带了一个好头,做出了贡献,在座的铜陵海螺的同志们为海螺的发展、为中国水泥的发展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功不可没,这一点要充分肯定。我对大家表示衷心地感谢!海螺的引领作用、领头羊作用,不仅仅是技术和产品上,在经营理念、企业文化、行业发展规律等方面都是引领整个行业的。水泥工业有它内在的发展规律,只有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才能争取发展的主动权,海螺的发展基础牢靠、遵循了行业发展的规律,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所以得到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希望海螺继续发挥好中国水泥工业排头兵的作用,不断创新,引领行业科学发展,增强在世界水泥行业的话语权。

    随同乔龙德、雷前治在海螺进行调研的还有中国建材联合会综合管理部主任周清浩,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数字水泥网总裁刘作毅等。

——此文刊载于2012年8月28日《中国建材报》头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