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在创新发展中取得了新质效。全年累计实施23项重点专项和121项年度科技创新项目,获得省部级(行业)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取得授权专利536项。高铁相抗蚀胶凝材料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球首套二氧化碳储能项目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首次获得科技部国家重点专项国际合作项目,开发行业首个生物质炭基新材料示范应用成套生产线。数字绿色转型迈出新步伐,海螺“云工”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接入量超15万台,联网率超95%,上云率超70%,“露天水泥矿山无人运输”项目被国家部委评为“矿山领域机器人典型应用案例”。
三是在推进转型中拓宽了新赛道。新能源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新增装机规模153MW,光伏发电量增长8.2%,BIPV产线兼容改造成效明显。新材料产业加快成长,海螺材料科技公司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海鑫矿化、海燃高燃公司入选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外加剂、SCR催化剂市场占有率保持行业领先。环保产业业务能力持续提升,新增协同处置产能115万吨,飞灰处置能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芜湖飞灰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区域性危险废物(飞灰)集中处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