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螺集团    |   

荻港海螺1#、2#、3#窑产能创历史新高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7-17

浏览次数:

    过去的6月份,荻港海螺捷报频传,继公司五条生产线提前10天完成上半年熟料生产任务、4#、5#线产量双双破百等喜讯之后,荻港海螺一期2×2500t/d生产线和二期1×5000t/d生产线在6月份取得生产30多万吨熟料的骄人成绩,创历史新高(单月30天),特别是2#窑连续运行突破52天,3#窑自五月份系统检修后,产能充分发挥,指标进一步优化。

稳定运转的1#、2#窑

    荻港海螺1#、2#熟料生产线日产2500吨生产线分别于2000年10月和2001年6月先后建成投产,3#线日产5000吨生产线于2003年4月建成投产,这三条生产线奠定了荻港海螺最初的产能规模,对三条线生产经营质量的孜孜追求开启了公司不断建设、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历程,三条线为荻港海螺的长足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而极其重要的贡献,可谓是荻港海螺的“功勋窑”。随着公司产能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的快速发展对1#、2#和3#生产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其客观存在的设备老化、工艺落后等问题极大地制约着三条线的产能发挥。

    自从08年5月份三期初步建成以来,公司在争取高效发挥新线产能的同时,带领这三条线的业主单位制造一分厂做了大量工作以求解决老线诸多瓶颈问题,从而稳定老线运转,并逐步提升台产、降低消耗、发挥产能。

    一、抓突出问题,理清阶段性工作重点,制定周详的工作目标和保障措施。通过互动、研讨和借鉴等方式解决工艺流程、设备维护、生产组织等各方面的主要问题。通过不懈努力,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三条线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得以逐步理顺、逐步稳定、逐步提高。

充分准备 全力以赴 做好窑检修工作

    二、攻坚克难,调动公司各方资源,集中精力突破瓶颈。

    集中力量解决了一、二期两个生料均化库自动下料问题,恢复自动下料后,均化库均化效果明显改观,入窑生料标准偏差显著下降,生料成分稳定,为1#、2#和3#窑熟料质量的好转创造了条件,f-Cao合格率都超过了90%。

    三、完善装备管理,狠抓分厂设备周例会、维修早会等,抓落实、抓反馈、抓考核;通过专项检查、专业检查、“红旗设备”检查等方式提高装备的基础管理水平,实现设备维护的“四无”和“六不漏”。坚持每周两次由分厂组织技术点巡检和设备管理员点巡检,加强了设备的动态管理,确保设备运行受控,重大设备隐患均在监控中,从而为稳定窑磨运行提供保障。

    针对高温天气下设备运行的各类隐患,制定并严格遵守《回转窑托轮温度监控方案》等相关设备保护制度,同时加强技改技措工作,如506风机变频器风道技改等,从制度管理和技术手段两方面出发,切实做好设备防暑降温工作,确保设备安全稳定度夏。

红旗设备

    四、把加强环境卫生的治理作为推动现场治理的切入点,全面推进清洁化生产。采取各种奖惩激励措施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全面加强生产现场环境治理工作。

    分厂把 “跑、冒、滴、漏”治理作为检修的重要项目来抓,重点区域重点治理,抓工段“跑、冒、滴、漏”周计划、周整改,每天在分厂早会上通报日设备卫生治理计划,在工艺工段配置维修工重点治理“跑、冒、滴、漏”,并通过检查整改来促进治理工作。

    抓“跑、冒、滴、漏”重在抓源头的治理,例如:大胆尝试在线对篦冷机弧型阀、拉链机头部收尘管道进行了更换,很好地解决了漏风、漏料现象;对701的漏料进行了跟踪治理,解决了701地坑的长期积料、卫生差的被动局面。在分厂的大力治理下,目前,现场卫生死角和历史遗漏的陈年积料逐步得到清除,生产现场环境焕然一新,一线员工精神士气也为之振奋。

定期开展的设备维护状况检查

    五、通过“两考一评”、竞聘上岗等激励措施形成有效的员工管理机制;从强化基础管理入手,加强班组建设,加强对工段、班组成员的学习主动性和工作主动性的培养;抓住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员工士气和队伍战斗力,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严格岗位管理,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增强员工集体荣誉感。在08 -09年 “两先一优”评比表彰中,制造一分厂党支部荣获“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

班组建设一角

    当前的主要工作是以集团公司年中检查为契机,总结梳理经验和问题、举一反三、认真整改,借助公司开展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等活动的良机,全力营造分厂内、公司内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管理氛围,持续完善科学合理、良性循环的管理体系。为顺利实现1#、2#和3#窑年度生产任务而努力,为公司实现年度生产而努力。(文/图 田耀宗 李胜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