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流海螺
发布时间:2025-10-15
浏览次数:
时光荏苒,北流海螺已历二十载风雨。自2005年10月成立以来,这座海螺工厂在桂东南大地书写了从旧厂蝶变到行业标杆的传奇。它以“点火即投产、投产即达效”诠释了海螺速度,用“一条线带动一个产业链”深耕市场,让海螺牌水泥成为当地建设的坚固基石。今天的“遇见”系列宣传,让我们透过老员工的视角,重温这段峥嵘岁月。
01破茧新生:从破旧老厂到崭新起点
老员工陈锋2006年进入公司,他站在草木葱茏的厂区感慨道:“我家就在旁边的高车村。2005年以前,这儿还是三个设备锈迹斑斑、粉尘漫天的旧水泥厂。”
蝶变始于建设:2006年1月,两条生产线建设启动;同年4月,一期水泥熟料生产线破土动工。陈锋记得,工地上昼夜机器轰鸣,建设者顶烈日、冒寒风奋战。2007年4月25日,第一车石灰石卸入板喂机;4月28日,生产线点火成功;7月10日,余热发电项目开工…… 这些关键节点,见证着北流海螺从无到有的起步,而曾经让村民避之不及的水泥厂,也成为当地转型发展的新名片。
02品质飞跃:产品质量的“三级跳”
“2010年刚当质量调度时,全靠人工检测,数据滞后,调整凭经验,水泥质量还有一定的波动。”生产品质处的曹东海翻着泛黄的记录本说。
技术革新让质量管控实现“三级跨越”。2012年,通过大量试验优化配料方案,为质量长期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2021年引入智能监测设备,实现关键指标的实时调控,质量把控更加精准高效。2022年,智能质量控制系统全面上线,北流海螺实现从采样到配料的全程自动管控,生产效率和产品稳定性实现了新的跃升。
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北流海螺赢得市场广泛认可,产品广泛应用于平岑高速、苍容高速、南玉珠高速、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等重大工程。“无论是在四通八达的道路上,还是跨越天堑的桥梁,抑或说万家灯火的都市,每每看到自己参与生产的水泥成为家乡建筑的脊梁,我都倍感自豪!”曹东海说。
03绿色转型:环保治理的深度变革
“以前的老水泥厂,树叶上永远蒙着一层灰,一到刮风天更是粉尘扑面,一开工就像‘下雪’似的。”老员工卓玖明的话语勾勒出往昔的老厂窘境。
北流海螺从建设之初就将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于心,在生产线建设的同时,同步规划余热发电项目。近年来又陆续完成了包括低氮燃烧、皮带廊道封闭等在内的一系列环保技术改造,公司氮氧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全面优于国家标准,并在2022年建成了4.35MW的光伏发电项目,公司先后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矿山。如今北流海螺厂区绿化率高达95%以上,昔日的“粉尘工厂”已成为村民争相拍照的打卡地,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注脚。
04创新驱动:从“经验管理”到“数据管控”
“我们不断推进技术升级,让数据说话、让系统发力,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质的飞跃。”DCS主管谭汉介绍道。
创新是北流海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其脉络清晰可见:2007年,二线8月10日点火,8月20日即达产达标,仅用10天完成跨越;8月28日余热发电并网,通过窑炉废气余热发电技术节约煤炭。2021年、2023年完成两条生产线节能技改,能耗限额达到I级,运行效率大幅提升。
建厂初期,矿山质量复杂让生产搭配如“盲人摸象”,设备监控不全更给安全生产留有隐患。2023 年,公司累计投入超千万元推进智能化改造,“一个中心 + 三大平台”数字矿山系统、高边坡监测系统、爆破警戒系统、堆料机无人值守系统等建成。如今中控室大屏实时显示矿山全景,数据自动预警,实现了从“经验管理”到“数据管控”的转变,筑牢科技安全屏障。数字化矿山建设只是北流海螺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得益于近年来的智改数转工作,北流海螺水泥生产已实现“一键输出、全程智控”。
05共同成长:人与企业的双向奔赴
“2007年进厂时我还是电工,如今已是制造分厂负责人。这十八年,我跟着企业一起长大。”黄贵育的成长,正是北流海螺人与企业共进的缩影。
建厂伊始,公司便搭建起“培训-实践-晋升”成长闭环,推行“师带徒”制度,设立技能比武、劳动竞赛等平台,鼓励员工在实践中钻研突破。如今,公司已有370余名员工通过内部培养考取技能等级证书,占比超80%,从一线岗位走上管理、技术岗位的员工超过百人,员工在与企业双向奔赴的过程中成就了自我。
“有人说水泥是传统产业,可我们靠技术和绿色走出了新路。只要坚持创新,下一个二十年还能更精彩!”已过不惑之年的“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欧振源话语里满是坚定。
关于北流海螺
北流海螺成立于2005年10月,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北流市民安镇,建有2条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年产360万吨水泥粉磨生产线,并配套建有余热发电、光伏发电等项目。今年10月,该公司首批商品混凝土发运出厂,标志着产业链延伸迈出新步伐。北流海螺成立二十年来,认真履行国有企业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先后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状、广西名牌产品、广西企业100强、广西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标杆单位、广西智能工厂示范企业、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工厂、健康企业、国家级绿色矿山、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成为当地制造业的一张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