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丨双峰海螺:践行“两山”理念, 创建绿色低碳美丽矿山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02

浏览次数: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两山”理念自诞生起,便成为引领全国绿色发展的行动指南,为统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一理念打破了“竭泽而渔”的发展桎梏,开辟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是破解“重发展还是重保护”二元悖论的宝贵思想“钥匙”。

一直以来,海螺水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先后创建了几十座国家级绿色矿山、绿色工厂,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勾勒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今天的遇见系列宣传,小编邀你走进国家级绿色矿山、湖南省智能化示范矿山——双峰海螺矿山,一起探寻“两山”理念在海螺的生动实践。
资源利用主打“全”字
 
走进双峰海螺矿山,映入眼帘的是满目苍翠的生态画卷,而其背后则是物尽其用、敬畏自然的实践。公司负责人王武介绍说,“石灰石资源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矿山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公司坚持做到‘吃干榨尽,变废为宝”,定期开展平台品质普查,了解各平台矿石质量分布情况,并通过数字化矿山系统,优化配料方案,最大限度利用夹石、废石及表层剥离物等低品质资源搭配使用,确保符合水泥用石灰石原料的质量要求,又保证了矿山可持续性开采。”据了解,双峰海螺矿石生产基本达到“零排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达100%,而这种“精打细算”的资源管理方式,不仅大幅提升了经济效益,也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收益,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良性互动。
矿山复绿注重“绿”字

 
初秋时节、高温不退。站在高处俯瞰双峰海螺矿山,成片的绿林沿着边坡延伸,藤蔓植物爬满整个边坡,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仿佛给矿山披上了一层浓密的绿色绒毯。自绿色矿山创建以来,双峰海螺矿山累计复垦复绿面积达16万平方米,种植松柏、刺槐、杨树、桃树等苗木3万多棵,播撒花种草籽3500公斤。在双峰海螺工作18年的邹师傅回忆说:“毕竟是在矿山,夏天烈日烘烤,苗木一不留神就会枯死;冬天寒风凛冽,又怕冻坏了幼苗。那几年,我们几乎天天往山上跑,给树苗浇水、支护、施肥,生怕它们‘熬’不过去。”凭着这股韧劲和细心管护,一棵棵小苗才在风雨中扎下了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经过年复一年的植树种草和科学养护,矿山复绿区域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还时常有野兔、松鼠等野生动物出没,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家园。
节能减排注重“效”字

 
在矿山观景平台远眺,一辆辆满载矿石的运输车从采矿区缓缓驶出。“我们在进入采场的路段安装了路面冲洗装置,车辆经过时可对车轮和底盘进行有效冲洗,冲洗用水经污水处理系统净化后,循环用于矿区绿化灌溉、运矿道路洒水及喷淋降尘,每年节约水资源超15万立方米。”矿山负责人任东说。而这只是双峰海螺建立的“源头防控—过程管理—末端治理”的生态治理体系的其中一环:穿孔作业配套干式捕尘器和湿式除尘系统;运矿道路两侧全部安装太阳能节能灯;破碎料口加装防尘帘与喷淋装置,实现全过程抑尘管理;矿石运输采用全封闭皮带输送机直达石灰石均化堆场;试点使用新能源矿用自卸车……任东向小编逐一细数起来,而这一套组合拳下来,矿山吨石灰石能耗较三年前下降了10%,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数字矿山聚焦“智”字

走进矿山数字化智能中心,巨大的监控屏幕上开采、破碎、运输等环节的实时数据与视频画面一目了然,而这就是双峰海螺于2019年投用、湖南省首家数字化矿山系统,这套系统主要由数据中心、采配矿平台、三维可视化管控平台、智能管控平台组成,各平台之间相互协同,实现了矿山生产全业务流程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比如,精准爆破技术将原矿粒度控制在最佳区间,降低二次破碎能耗;智能调度系统,运输车辆的行驶路线和装卸顺序可自动优化,减少空驶与等待时间;无人巡检设备全天候监测边坡稳定和设备运行状态,结合预测性维护,有效预防突发故障等等。“数字化矿山系统不仅提升了生产组织效率,更强化了本质安全,也减轻了一线员工的劳动强度,实现了技术多跑腿、员工少受累、生产更安全。”任东笑着说。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双峰海螺矿山的蝶变是海螺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缩影。展望未来,海螺水泥将继续咬定青山、笃行致远,打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矿山样板,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加坚实的海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