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17
浏览次数:
5月17日,中国(广西)-东盟矿业人才交流培训中心组织学员赴兴安海螺开展实地教学,通过现场观摩、技术讲解和互动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海螺绿色矿山建设成果、智能化水泥生产流程,以及加强质量管控的经验做法。
上午9:30,来自我国以及文莱、马来西亚、泰国、缅甸等东盟八国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专题培训班的24名学员参观了公司矿山,了解兴安海螺在智能矿山建设、矿石开采技术、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文莱发展部总监Wardi Md Hasan表示:“兴安海螺在智能化矿山和绿色矿山领域的经验值得借鉴,将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打破了传统观念里矿业发展必然破坏环境的固有思维,给我留下了很深地印象。”
随后,工作人员带领学员参观了中控室,进一步了解兴安海螺在生产智能化、质量管控方面的前沿实践,并不时询问了解生产线运行情况。来自缅甸的地质师Shwe Tun称赞:“海螺的生产线,通过DCS集中控制系统、专家操作系统,实现对水泥生产全流程的精准管控,将生料制备、熟料烧成到水泥粉磨的控制点全部集成,生产效率较传统方式大幅度提升,这种用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式,正是我们东南亚矿业企业最需要的。”
在智能化验室,学员们观看了机器人取样、自动检测等先进设备自动操作流程。当了解到,相较于传统化验需要2小时,现在30分钟就能完成全套质量检测,且检测精度的大幅提升、水泥产品质量更加可控时,学员们纷纷伸出大拇指点赞道,“这样的智能化改造在降低了劳动强度的同时还提高了检测的标准化程度,这对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太重要了!”
广西自然资源管理干部培训中心负责人表示,这次参观学习不仅让来自东盟的学员零距离感受到先进制造业的魅力,更深刻体会到海螺对绿色化、智能化的执着,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