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一词对于我们并不陌生,但我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对于我一名现场岗位工作者来讲质量就是对“规则”的执行力和对“标准”的精益求精。大家听到德国制造的印象是什么?工艺高、质量好。这与德国人严谨的个性密不可分。通过互联网我对德国人从高精度高标准的工艺技术到德国家庭中像化学实验室一样的厨房布置都感到惊叹,网上的段子讲德国人喝水的茶杯都带着刻度,还有讲如果半夜十二点还有人在空荡荡的马路上等红灯那他一定是德国人。有些人觉得德国人过于呆板,可其实这是对规则的尊重和对精度的追求,正是这样才铸就了如今德国工艺的先进地位。回到我们自身日常检维修过程中,还有多少人的工作质量要求只停留在把事情做完就行了。检修时工器具是否摆放整齐,设备是否防腐出新,每个环节是否参照了技术标准。这些都是对我们规则意识和标准化的培养,不要再抱有对细小环节不重视觉得对指标,对产品质量没有影响的心态了,只有像德国人一样对于每颗螺栓的紧固都执着到要用对应的工具,标准的扭矩,合理的顺序的地步,我们的质量工作才能有保障。
质量管理其实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无论是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过程质量它都有着基本思路和科学的工具。这里我们可以用到美国管理学家推广的PDCA循环,及Plan、Do、Check、Action代表着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他要求在质量管理活动中,把各项工作做出计划,按照计划去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的纳入为标准,不成功的留到下一个循环去解决。拿我们刚刚结束的窑检修来举例:首先是计划,计划即是准备工作的开始,我认为计划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做质量工作不能是被动的,不能等问题出现再去解决,而是要主动的结合日常的检查和设备的周期等一些参考因素,对下个周期的设备运行进行判断,把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要列入计划之中。所以这里的计划需要是全面的,有一定预见性的。接下来是执行。这个环节要具备标准性、高效性。要在计划的时间内完成计划的预期。最后是检查和处理。通过细致的验证和对现场的设备反复试机确认。排查出问题并及时去解决。只有通过这样的循环我们才能把质量管理逐步趋近于完美。
讲到这里,前面提到的质量更多是指工作质量,产品质量。而主题后半句中提到的“一流品牌”其实是对质量的一种延伸,是公司追求质量的更高要求,品牌不是产品,而是一个载体。品牌是一种口碑。一种品位、一种影响力。对于消费者品牌是一种价值,对于企业,品牌时一种策略。简单来讲品牌是一种花钱“买不走”的质量。它是一种完整的服务,更是一种完善的信誉。不仅仅是卖给消费者质量过硬的产品,而是教会消费者正确的消费选择,让消费者选购水泥时认为选择我们就对了,要树立起这种标杆的作用。这是一种“更高层次质量”的概念,也是一流品牌的必备条件。
质量是企业的基石,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归根结底我们大家才是质量管理的参与者,也是最好的质量改善者,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中第六条提到质量管理需要不断改进。所以演讲的最后,我想给大家留下一个问题去思考。我们每个人是否也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为质量管理做出一点改进?点点星火必将照亮伟大航程。公司也必将迎来更辉煌的明天!